本网讯 7月21日至22日,长江职业学院在湖北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成功举办首期人工智能师资培训班。此次培训以“智能赋能教育,技术引领创新”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实战演练、论坛交流等形式,系统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校长崔锋、党委副书记张俊、副校长龚谦出席开班式,学校60余名骨干教师与管理干部参加学习。

开班仪式上,湖北省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马修军致欢迎辞,并结合人工智能学院发展背景及AI技术赋能教育的广阔前景,强调了“深耕技术、服务教学”的培训宗旨。龚谦在开班讲话中指出,人工智能已成为重塑教育模式的核心引擎,本次培训旨在推动教师从“技术应用者”向“智能教育设计者”转型,培养学生“驾驭技术而非被技术驾驭”的核心素养。他要求参训教师以“空杯心态”研学、以“知行合一”革新教学,严守纪律、互助共进。
培训聚焦AI技术在教育场景的落地应用,设置了四大核心模块:Deepseek的教学应用、文心飞桨平台的技术体系及课程建设实践、具身智能的核心范式(以Aelos人形机器人为载体)、华为昇腾知识体系及课程建设实践。通过“理论讲解+实战操作”方式,参训教师系统学习了AI工具使用与教学转化方法,涉及智能备课、项目申报书撰写、智慧助手开发、机器人编程控制、模型训练与推理等实操内容,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与教学转化能力。

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将所学知识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收获丰富感悟。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永丽老师在Deepseek的教学应用模块感慨道,这场讲座不仅是一次技术导航,更是教学创新的思维启迪,“AI+教育”将为高职教学注入新动能。人工智能学院的曲箫扬老师结合技术向教学的转化,分享了百度飞桨通过提供免费算力支持和行业应用案例,帮助学生降低技术门槛,并计划将培训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推动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
技术实操体验环节给教师们带来了全新的认知。城市建设学院黄凤婵老师在操控Aelos机器人完成“行走-敬礼”连贯动作后表示,语言指令转化为机器人动作的过程,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具身智能的强大潜力,并对理论如何落地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医药护理学院吴舒同老师深刻认识到国产化AI平台对大模型时代人才培养的战略价值,认为全栈式技术生态显著降低了学生接触前沿技术的门槛,未来课程体系设计需基于真实产业需求构建学用闭环。文化教育学院舒思雨老师则结合教学资源建设,表示昇腾知识体系的深度剖析及课程资源建设经验,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路线图。
参训教师纷纷表示:“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成为点亮课堂的‘金钥匙’。”

22日下午,参训教师参与了在鄂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人工智能教育对接论坛”。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11所高校的专家教授与产业界领军人物,围绕“AI赋能教育发展”“构筑未来学习生态”等议题展开讨论,为“AI+教育”创新路径提供了多元思路。论坛上,长江职业学院携手11所高校,与湖北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签约共建“微专业课程”,通过灵活高效的课程模式联合培养创新型AI人才,标志着学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AI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论坛同期举行了结业仪式,张俊为优秀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马修军为参训教师代表颁发了结业证书。张俊表示,教师们在培训中展现的技术感悟与教学思考,正是“以技术赋能教学”目标的生动实践,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与签约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湖北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合作,让AI技术真正成为点亮课堂、培育创新人才的“金钥匙”,为培养新时代AI人才贡献“长江力量”。


培训期间,参训教师代表还参加了湖北人工智能学院、湖北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揭牌仪式等活动。

(来源:人力资源处、党委教师工作部,作者、图片/刘想容,审核/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