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备受瞩目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新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规模与影响力空前。本次大赛共设42个赛道,吸引了全球职业院校的精英学子同台竞技。长江职业学院参赛队伍经过激烈比拼,最终斩获1金3银3铜的优异成绩。在高职组电子与信息赛道一“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赛项中,机电汽车学院李德明、陈芳指导的团队一举夺得金奖;在食品药品与粮食赛道二“药品生产组”赛项中,医药护理学院冯利、王堃指导的团队获得银奖;在财经商贸赛道“互联网+国际经济与贸易组”赛项中,花湖临空经济学院韩国威、刘真指导的团队获得银奖;在文化艺术赛道一“数字艺术设计组”赛项,艺术设计学院王振刚、唐玉衡指导的团队获得银奖;在电子与信息赛道二“区块链技术应用组”赛项中,数据信息学院左少杰、喻会指导的团队获得铜奖;在旅游赛道一“酒店服务组”赛项中,杨玚、徐蕾指导的团队获得铜奖;在文化艺术赛道一“环境艺术设计组”赛项中,李佳瑞、夏筱川指导的团队获得铜奖。
11月11日上午,一场汇聚智慧与经验的总结座谈会在长江职业学院武汉新城校区隆重召开,指导老师、学院领导齐聚一堂,分享参赛心得,剖析失误原因,并展望未来努力方向。党委书记童静菊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龚谦主持座谈会。
赛事升级:挑战与机遇并存
作为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本次赛事在赛制上进行了全面革新。技能水平考核占比大幅提升60%,同时职业素养、应用价值、团队合作、创新创意等维度也各占10%。这一调整不仅凸显了对专业技能的重视,更强调了职业素养、团队合作及创新能力的综合考量。此外,参赛项目的选择也更加灵活,只需与专业相关即可,这一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座谈会上,各学院负责人纷纷围绕如何适应新赛制、提升参赛水平畅谈参赛心得。机电汽车学院、医药护理学院、花湖临空经济学院、财经旅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数据信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等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分别结合各自学院专业特点与优势,分享了备赛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与创新举措。
导师引航:创新与实践并蒂
金奖指导老师李德明强调,选择一个好参赛项目至关重要。项目应紧密贴合企业实际需求,解决真实问题。数据信息学院的左少杰老师则形象地比喻道,好项目就像一部好剧本,需要精心编排与现场演绎。王堃老师分享了“中药制剂”项目的创意来源与成功经验,而喻会老师则指出,好项目应分阶段展示成果,以赢得专家的认可与青睐。
团队协力:同心与同德相联
团队配合是参赛获奖的关键所在。王振刚老师认为,好项目需要有好的展示形式,选手的演讲能力、课件制作能力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代承霞老师则指出,获奖需要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升。刘熠老师强调了学生团队的团体协作与相互补台的重要性,而李佳瑞老师则提醒大家关注选手的身体健康状况,团队应将身体训练纳入备赛计划之中。
机电汽车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刘红伟在发言中提到,心理素质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举例说,有选手在训练时因手抖而影响表现,但通过稳住情绪、加强练习,最终在赛场上克服了这一问题。医药护理学院院长杨汉祥也强调,辅导员在大赛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辅导员的关心与鼓励对学生备赛期间的心理调适同样至关重要。
未来展望:专业与产业相融
多位指导老师在发言中提到了要跳出专业看比赛,应注重跨学科融合与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刘真老师认为,亮点的打造往往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直播等多个领域,以此说明好项目知识是融合的,这要求我们必须跳出专业限制,注重跨学科合作。杨玚老师提到文科类团队选手多才多艺的现象,说明融合发展、跨专业组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刘红伟院长则强调,一个好项目应与企业、研究机构等紧密结合,不能闭门造车。杨汉祥院长认为,应深化产教融合,使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对接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最后,童静菊作总结讲话。她肯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强调教师、辅导员、企业乃至跨专业、跨学院的协同作战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她提出各单位要以大赛为契机,扎实推进三教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及新双高建设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挖掘背后的故事,凝练参赛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方法;要做好成果转化与产教深度融合工作,切实解决真问题、满足真需求,而非仅仅为了获奖而参赛。同时,她鼓励全校师生提前准备下一轮备赛工作,为未来的大赛再创佳绩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党委宣传部,作者/张俊、张峥、黄竹青,图片/刘靓,审稿/何志武,审核/黄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