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职业学院新闻网!今天是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 学校主页

院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长江职院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会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5-05-08 11:29:50点击:

本网讯 5月6日,长江职业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会。备课会学习传达了省教育厅《形势与政策》培训会议精神,深入研讨如何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推动我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来自中南民族大学、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相关专家到会指导。长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童静菊教授,党委委员、副校长李丹教授参加了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傅翔教授主持此次备课会。

1A41F

备课会现场

童静菊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课堂吸引力,让学生真正爱上思政课,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程,要精准把握教学内容,要认识到课程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更要深刻认识课程的使命感。

18678

党委书记童静菊教授讲话

她强调,上好思政课,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核心要求。职业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讲清理论,更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把“大道理”讲成“身边事”,把“政策语言”转化成“职教语言”。要坚持“八个相统一”,特别是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要强化“大思政课”理念,让职校生在实践中学思践悟,要落实“六要”标准,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其次,要立足职教特色,让学生抬头听课,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习惯和普通高校学生不同,要“精准滴灌”,不能“大水漫灌”。要备热点,时刻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将其巧妙融入教学内容,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理论要“活”、案例要“鲜”、语言要“暖”。第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在硬件上,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师资力量,另一方面,要注重软件提升,鼓励教师“走出去、沉下去”,要走进企业、走近学生、走近社会,思政课教师既要是理论家,更要成为实践家。

备课会上,李丹传达了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6号)和《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文件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蒋俊芬作了如何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专题汇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廖鹏、数据信息学院辅导员王波分别作了《厚植绿色底色建设美丽中国》和《探寻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的专题教学展示。

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通讯评审和结题评审专家李资源教授,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成员、武汉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王秋梅教授分别对廖鹏和王波的专题教学展示作了详细点评。两位专家从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本门课程讲授的特点以及形势与政策课“重点备什么”“如何有效备”等方面对老师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并针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D0E8A

李资源教授作点评

19F61

王秋梅教授作点评

长江职业学院各学院总支书记、专职副书记以及承担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任务的专兼职教师参加了本次备课会。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毛维,图片/欧阳琼、邓雯,审稿/傅翔,审核/李丹)


版权所有 2017 长江职业学院 党委宣传部 制作维护 鄂ICP备05003302号 地址:武昌雄楚大街918号 邮编: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