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内容与形式受到学子热捧
我校潘逸老师开讲三国 被誉为"长职版易中天"
记者 苏恩涛 通讯员 王玲霞
“阿满,阿满,我来了。”许攸一路喊着曹操的小名一路奔跑进来,丝毫不顾及“曹丞相”的威严……这是曹操“跣足迎许攸”的片段。11月26日晚6点,东校区钣金楼402室,一场激情的品三国之《三国帝王之术—曹操的用人之道》讲座如期进行。主讲老师俨然全部入戏,成为剧中之人,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与剧中之人呼应,笑声掌声不断。同学们听后纷纷表示,讲课很有易中天的“范”,堪称“长职版易中天”——他就是我校后勤集团办公室主任潘逸老师。
“说”曹操,善处四种关系
“曹操从一个全国通缉的‘逃犯’到‘魏王’可见其有独到才智”。 潘逸老师从“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故事开始,主要跟同学们分享曹操高超的用人之术,他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三国时代一代枭雄—曹操与他的文臣武将之间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
讲座上半部分内容围绕曹操用人善处的四种关系展开:一是名与实的关系,称为“名至实归,更重实际”;二是德与才的关系,称为“德才兼备,唯才是举”;三是降与叛的关系,称为“招降纳叛,尽释前嫌”;四是大与小的关系,称为“抓大放小,不拘小节”。 潘逸老师采用再现历史、故事演义、角色互换等多种方式论证观点,许多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从他口中娓娓道来。
“演”曹操,凸显六大精髓
“他不仅善处四大关系,还能用心去打动人。”潘逸老师认为曹操用人六大精髓主要是:真心实意,以情感人;推心置腹,以宽容人;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令行禁止,以法制人;论功行赏,以赏励人。讲座下半部分围绕着这六大主线开展,在现场,潘逸老师一会儿变成宽容大度的曹操,一会儿变成心怀疑虑的降臣,一会儿又是宁死不屈的武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自己的“三国”心得。
曹操著名的“两哭三笑”的故事在潘逸老师口中活灵活现,败走华容道之后他采用程昱的建议,“低声下气求关羽......”一个能文能武、能屈能伸的历史枭雄,在同学们眼前再现。
“推”国学,弘扬中华文化
“我很喜欢诸葛亮,希望老师以后讲这个聪明的人物。”在讲座中途,一名女孩悄悄地对同伴说。
“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历史故事听起来另有一番韵味,我们非常愿意听。”建工学院余则舟表示,他希望老师多联系现实讲故事。
党委宣传部杨雪老师表示,学校明年将主推国学讲座,弘扬中华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大家多接触国学,了解历史,领略优秀传统文化风采。”她透露,潘逸老师将陆续推出他的品三国系列讲座。

激情讲座中的潘逸老师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