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圆满闭幕,这场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盛会,再次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长江职业学院的师生们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与到这场热议中。从课堂到宿舍,从教师到学生,大家纷纷围绕两会热点话题展开讨论,畅谈对国家政策、教育改革、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见解与期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江职院,聆听师生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担当!


党委书记童静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令人振奋,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的长江职业学院,将紧跟时代步伐,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抓住湖北中部崛起的契机。学校将以服务发展为导向,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学校及各专业的转型升级。学校将依托武汉新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及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的区位优势,面向广阔的武汉都市圈,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积极对接湖北“51020”产业集群发展、“61020”全链条攻关任务及“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通过不断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积极适应新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紧跟产业行业发展趋势,特别是现代高端产业集群的需求,致力于培养既具备高尚品德又掌握精湛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湖北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贡献坚实的长职力量。
校长吴昌友: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擘画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传递的发展信心鼓舞人心,特别是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学校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聚焦“强基、提质、增效”三个维度创新突破,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职教担当。在聚焦“强基”上,我们要优化专业集群布局,重点打造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与区域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优势学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提质”方面,计划实施师资队伍“双师双能”提升工程,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同时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面向未来,我们将紧扣产教融合主线,深化“政行企校”协同育人,与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主动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培养更多“工匠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长职力量。
财经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苏龙: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我国“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之际召开的一次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盛会。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催人奋进,作为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我深刻感受到新时代赋予高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迈进,秉承“教育家”精神,夯实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数智转化转型、深化教学内涵改革、提升社会服务质量等能力与水平,致力于培育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担当。
机电汽车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刘红伟: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职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AI 技术的发展也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 AI 技术的优势,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培养体系,服务国家战略,打造 "双师双能型" 教师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 AI 技术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开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征程。
花湖临空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滕亚东:在2025年两会中,党建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更高要求。作为一线基层党组织工作者,我将坚决贯彻两会精神,全面加强学院党建工作。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思想引领,夯实组织基础,强化作风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医药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吴炜: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职业教育的部署让我深感振奋。报告中提出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为高等职业院校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学院人才培养中坚持德技并修,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大健康”理念。面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深化“大思政课”实践服务模式,通过“乡村振兴博士行”等载体赋能乡村振兴,将急救知识普及与基层健康服务相结合。同时聚焦产教融合,依托“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既掌握专业技术、又具备人文关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力量。我们坚信,在政府工作报告擘画的蓝图中,职业教育必将成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文化教育学院院长代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作为二级学院负责人,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政策对行业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同时也深刻认识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是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作为基层幼师培养的主力军,必须以“质量优先”为核心理念,积极回应社会的期待。免费并不意味着质量的降低,相反,家长对学前教育的专业性期待将会持续提升。因此,我们构建了“师德养成+保教能力+创新思维”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这是实现专业升级的关键所在。同时,我们要积极对接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精准育人,进一步强化师德与创新思维的融合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协同育人的生态体系,并建立“幼儿园深度参与”的机制,以确保幼儿教师的教育培养质量得到有力保障。
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韩淑萍:今年的全国两会报告再次强调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为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报告提出的产教融合路径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指导意义。人工智能技术革新正重塑动漫产业生态,高职教育必须紧扣技术变革脉搏。我们应加强动漫专业与AI技术的融合至关重要,开设《AI绘画》《AI辅助设计》等课程,让学生既掌握技术又激发艺术创造力。同时,推动校企合作,通过订单班、项目制教学,将产业需求直接融入课堂,让学生熟悉从创意到实现的完整流程。跨学科培养同样重要,鼓励学生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作品,助力文化输出。站在职教改革新起点,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持续优化"技术筑基-项目赋能-文化铸魂"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为动漫产业升级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机电汽车学院智能制造专业教师李莎: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2025年两会为职业教育擘画的宏伟蓝图正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两会期间关于“职业教育为现代制造业输送70%人才”的数据,让我更加明确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在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我们要以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群布局,强化与区域重点产业链的精准对接。湖北省代表团提出的“支点建设”五大维度,为职业院校教师指明了立足区域、服务产业的实践路径。我将以“支点建设”战略为牵引,将教学改革深度嵌入区域经济脉搏,让课堂成为科技创新的萌芽地、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为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全部力量!
城市建设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教师郑建伟:2025年全国两会提出“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这与工程造价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高度契合。我们可以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更加智能化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平台,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特别是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成本测算等,培养其数字化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赋能。2025年全国两会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也对我们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国家战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更多优秀建设人才贡献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城市建设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李家瑞:2025年全国两会强调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作为高职教师,我们应积极深化校产教融合,通过“老师+师傅”的协同教学模式,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深度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服务地方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报告指出“青年是科技强国的‘破局者’、乡村振兴的‘新农人’”,这对职业院校学生提出更高要求。作为教师,我将鼓励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创新项目、技能竞赛,锻炼创新思维,以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迭代需求,把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
财经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杨玚:2025年“两会”提出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为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指明了方向。职普融通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壁垒,拓宽学生成长路径;产教融合则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促进校企协同育人。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我们应适应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紧抓政策机遇,优化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将职业素养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强化数字化运营、跨文化沟通等能力培养,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性,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发展注入新动力。
医药护理学院中药学专业教师李雯: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为职业教育擘画了新蓝图。作为中药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使命在肩,应紧扣国家战略,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服务“健康中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报告强调“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教育部亦提出推进“产教融合”“职教出海”等举措。结合中药学专业特色,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依托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将课堂延伸至药材种植、生产一线,让学生在“田间地头”锤炼技能,破解理论与实践脱节难题。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锚定“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医药现代化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教育学院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教师曹骏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为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锚定了发展坐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将做实做深校企合作,联合地方融媒体中心与传媒企业共建新闻传播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政校媒企”协同育人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依托校企共建的融媒体实训平台,在乡村振兴、文旅IP打造等场景中开展多元项目教学;持续加大实践广度与科研深度,为新时代传媒领域输送更多“讲政治、重实践、会传播、精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医药护理学院辅导员张晓英:认真收看完两会的报告,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期待,我们应勇担“立德树人”使命,用职业教育的温度接住这份期待。报告中关于“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内容,让我立刻想到了实训室里打磨技能的年轻脸庞,他们的双手既能操作精密器械,更能承载着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科技自立的未来希望。作为一线辅导员,我深知自己是学生职业道路上的引路人:在职业规划指导中传递“技能报国”的信念,在日常学习陪伴里点燃“行行出状元”的自信。我将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助力每一位职教学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出彩赛道。
文化教育学院专职辅导员彭丹:2025年全国两会为青年成长注入强劲动能。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以思想引领筑牢信仰根基,依托“青马工程”“红色讲堂”“艺术党课”“一站式学生社区”等载体或平台深化两会精神学习,将“中国智造”“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融入大思政建设,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构建“政校企”协同实践平台,推动学生深入一线锤炼本领,以真才实学破解“本领恐慌”。针对就业结构性矛盾,建立“一生一策”动态档案,同步关注心理疏导需求,联动校友资源为青年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作为新时代辅导员需当好思想“领航员”与实践“助推器”,激励青年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建设,以“请党放心”的担当书写青春答卷。
花湖临空经济学院辅导员高莹:2025年两会多次强调了“就业”的重要性,作为毕业班辅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紧密结合两会精神,通过莹光生涯导航站辅导员工作室全力做好的生涯规划指导工作。通过个性化辅导、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帮助每位同学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尽早就业、就好业,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城市建设学院辅导员黄珊珊: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为教育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新契机,在教育领域,两会聚焦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为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深感重任在肩。我会密切关注专业动态,联合专业教师,将产业需求融入日常指导,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我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引导学生发挥专业特长,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创意和活力,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党建和思政工作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将以两会精神为引领,创新开展主题党团活动,把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点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青年学子,我会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机电汽车学院辅导员罗艳:2025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强化党建引领育人”等重要精神,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我们应深刻领会两会精神,立足职业教育特点,在党建与育人实践中探索新路径,培育新时代“红匠”人才。我将把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开展“工匠精神”专题研讨、实践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信念。通过主题党日、主题班会等形式,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
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孙涛:2025年全国两会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人工智能+”“建设教育强国”等战略部署为青年学子的成长指明方向。两会让我们艺术青年教师读懂“何以中国”,动漫可构建青铜器纹样数字基因库,服设能通过AI解构传统服饰形制,扎染可以变成国潮游戏皮肤。这正是"新质生产力"在艺术领域的生动实践。新征程上,我们应以两会精神为帆,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深耕专业领域,让青春在生动实践中绽放。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期许的——每个青年的“0到1”突破,终将汇聚成强国建设的磅礴动能!
长江职业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工程造价专业2022级学生彭宇: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视和支持政策让我备受鼓舞。从新增就业岗位、提供创业扶持,到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每一项举措都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这让我们青年学子看到技能人才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清晰路径。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我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利用学校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平台,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作为一名学生骨干,我也将带动身边的同学,积极参与各类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技能报国”的理想,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贡献青春力量。
数据信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3级学生阮心月: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我认识到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成长成才。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技术的力量和责任。我们应积极学习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网络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作为青年,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为建设网络强国而努力。
财经旅游学院金融科技应用专业23级学生汪蔓芬:在共商国事、共谋发展的全国两会精神指引下,金融科技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展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作为一名金融专业学生,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既是数字化改革的见证者,更是金融服务下沉的践行者。课堂上通过“理论+模拟系统”掌握智能风控、移动支付等核心技术,实训中参与中小微企业信贷模型优化项目,让我看到金融科技打破服务门槛、激活县域经济的真实力量。未来我将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阶梯,深耕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细分领域,用扎实的代码能力和场景理解,架起技术与普惠之间的桥梁。同时积极投身“银发数字扫盲”志愿服务,帮助社区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让金融科技创新成果真正温暖每个角落。
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4级学生喻睿:在两会聚焦的“人工智能+”行动深化浪潮下,大学是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有着丰富学术资源与多元学科交融的环境,为“人工智能+”实践提供肥沃土壤。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积极投身其中,不断创新思维,提升跨学科能力,打破专业壁垒,融合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为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注入活力,肩负起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机电汽车学院电气专业24级学生刘胜红:两会的召开,犹如一盏明灯,为新一年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是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要清晰地认识到“两会精神”,将两会精神中蕴含的国家战略目标积极融入行动中。我们要主动学习政策,主动关注两会动态,理解国家战略与个人发展的结合点。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将课外时间投入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我们更要勇于发挥新青年的创造力,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复兴伟业中。
文化教育学院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23级学生雷嘉妮:2025 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青年学子的成长与责任担当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及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内容,为我们在校大学生指明了方向。身为一名青年学子,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意识,争做新时代工匠型人才。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踊跃参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国家重大战略,用实际行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我们还应厚植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意识,通过参与思政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思想道德觉悟。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凝聚“技能报国”的共识,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奋勇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5年全国两会不仅为国家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也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长江职业学院的师生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紧跟时代步伐,勇担使命,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征程中,长江职院与祖国同频共振,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