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8日,长江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研讨如何将全会精神及时有效融入各门思政课教育教学,推动我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来自中南民族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到会指导。长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童静菊,党委委员、副校长李丹参加了备课会。

童静菊表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全会精神的主阵地。解读好、阐释好、宣传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在学深悟透全会精神上下功夫,深入领会全会的重大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要在落实全会精神全面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上下功夫,把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紧密结合起来;要在探索全会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的路径方法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她强调,思政课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教学应遵循言之有物、有理、有趣、有味的原则,让学生不仅记住老师讲的知识,更能记住老师讲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全会精神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结合起来,把全会创新理论与新形势下的教育实践有机融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用好红色资源,用好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式的实践活动和“行走的思政课”中沉浸式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故事,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于党的大政方针的知晓、理解和认同,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培养他们争做时代新人的信心与底气。
备课会上,李丹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建设情况与教学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负责人分别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如何全面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进行了专题汇报,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具体方法和实施路径进行了交流研讨。
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通讯评审和结题评审专家李资源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学利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岳喜教授,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成员、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王秋梅教授等专家分别结合汇报主题和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点评。专家们从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融什么”、“怎么融”、如何“有效融”、如何“有机融”等层面对老师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并针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李资源教授现场点评
会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集体备课会既是一次教学交流会,也是一堂精彩的思政课教学示范课,在思想碰撞中激发了新的灵感与火花,进一步明确了“如何融、如何教”等问题。大家要抓住教学这个中心任务,全面系统学,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努力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精彩讲授者、广泛宣传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傅翔教授主持此次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参加了会议。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图片/毛维,审稿/傅翔,审核/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