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时终于接通了第16个电话”
讲述人:赵仙娟,47岁,长江职业学院,副研究员
2020年武汉封城期间,我所在的社区老年人较多,为居民买药也成为一线疫情防控和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部分。我每天采购药品的需求都在20单以上,很多药品都是处方药、重症药等,一般药店很难找到。但是,这样的药也都是不能耽搁、无法调剂的。跑药店是个苦力活,有的一张清单需要跑三四家药店,每一单都必须附上票据分包好,然后一一送到居民家里。买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经常先为居民垫付药费,最多的时候一天垫付了5000多元。特殊时期,尽管素不相识,但是没想那么多,完成居民的托付,以人为本,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才是第一位的。
有一次接到一张药品金额高达1986元的清单,一边让药店配药,一边打电话与购药居民核对药品名称,但电话从上午九点打到了十二点,一直无人接听。担心对方身体情况,为这单药品已经往返药店三次,在返回社区的路上仍不死心的再次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小时终于接通了第16个电话!原来是对方电话调至静音了,我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经与对方核实无误后,又一次返回药店,购齐了全部药品并送到了指定地点,看到居民暖心的眼神、温馨的话语,过程再苦再累都是开心的。
(责任编辑:毛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