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通讯员 毛宸 实习生 杜易襄 任雅娴)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能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喜好和理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或升学,或就业,让自己的天赋和热情有效释放,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那便是人生出彩的样子。
近年来,长江职业学院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育人主体、社会、家庭、课程、校企及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家校协同育人
出彩人生不落一人
“家里的收入来源是靠什么?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和老师们说,学校一定尽全力提供帮助。”6月18日,长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童静菊一行人来到袁博(化名)、万盛亿(化名)两名学生家里,开展学生家访活动。
在袁博同学家中,学校教师代表一边看菜园子的长势,一边和学生家长拉家常,当听说袁博从中学开始假期就在外边打工,去年暑假他在工厂里勤奋努力,工资比不少老员工还高,童静菊说,大学需要发扬这种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对于这种自强自立的学生,家校要共同努力,为他撑起来一片晴朗的天空,助力孩子成长成才。
万盛亿的父母在葛店镇开了理发店,当问及家长的心愿,爷爷希望孙子大学入党,父母希望孩子能专升本。该校领导、教师十分重视家长的愿望,会通过家校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实现一家人的愿望。
近年来,长江职业学院实现家庭与学校互联互通,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及时梳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信息,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络沟通,让家长共同参与、共同见证、携手助力学生的点滴成长。每年寒暑假学校开展“千里家访心连心”活动,组织各学院干部、辅导员走访慰问经济贫困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生活状况,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品质,助力每名学生收获精彩人生。
校企协同育人
护航高质量就业
6月15日上午,一场“政校行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江职业学院举行:咸宁市教育局、咸宁市人社局和长江职业学院、武汉市动漫协会、湖北省动漫职业教育集团、中创文教、创宇游戏等单位签订协议,政府、高校、行业和企业四方一起合作,共建世界技能大赛咸宁研训中心等基地,构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生态。这样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在长职并不少见。
近年来,长江职业学院立足武汉和鄂州产业结构布局和转型升级需要,按照“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专业品牌、凝炼专业特色、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思路,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把学校建在产业基地和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和需求链上”的要求。该校周边数千家高科技、电商、物流、动漫等企业集群,为学生实习、就业保驾护航。
如今,该校每个专业群面向产业链,联合至少1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建设1所特色产业学院。学校先后与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开办订单培养班32个,与中国500强等企业或龙头企业深度合作200多家。该校瞄准产业发展前沿,与行业领先企业重点建设“临空经济产业学院”“数字创意产业学院”“智慧财经产业学院”,合力开辟人才、技术、市场新空间,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探索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双元育人模式。
创新创业协同育人
培育未来企业家
长江职业学院是湖北高校有名的“企业家的摇篮”,收购沃尔沃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总裁安聪慧就毕业于该校。
近十年来,长江职业学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构建了“五位一体”“四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基于学生多元发展需要,构建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面向全体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针对有志创业的学生分类施教,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
学校每年邀请知名企业家、校友企业家来校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讲座、沙龙、工作坊等活动50余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以创新创业训练为抓手,每年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超过1000人次。该校规划1万平方米,已经拿出2000多平方米的场所,打造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实践平台,作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租金水电,配备指导老师,以创新创业成果孵化为助力,个性化帮助创业学生开展创业实践,近年来有大批学生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