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职业学院新闻网!今天是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 学校主页

院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铸就“软”实力 六年磨一“件”

长江职业学院数信学子连续6年在“中国软件杯”大赛中获佳绩

来源: 时间:2022-09-05 16:10:40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 杜力)近日,我校数据信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在第十一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中国软件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本届参赛队伍参赛高校覆盖全国31个省份,参赛队伍覆盖千余所高校,其中普通本科高校800余所,高职院校200余所,211、985高校百余所,累计近2万名大学生参赛。这也是我校软件技术专业自2017年参赛以来,连续第6年在“中国软件杯”大赛中获奖。

我校参赛团队在第十一届“中国软件杯”决赛现场

连续6年获得的“中国软件杯”大赛奖牌

“中国软件杯”是信息类专业最高等级的技能比赛,赛题反应了企业最新最热门的应用,以企业项目中的技术难题作为出题素材。2017年以来,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中国软件杯”比赛中完成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事件智能抓取和画像”、“移动端GPS和传感器的运动打卡APP”、“车牌识别软件”、“航班数据可视化”、“酷猫云盘管理器”、“在线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辅助桌面读屏软件”、“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会议签到系统”、“微服务架构的国内航班查询与预订系统”等10项参赛作品,这些优秀作品实际上也为企业提供了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要实现这些作品,学生不仅要熟练运用软件方面的最新技术如:前端的vue框架、axios、vant、Electron、NW.js、echarts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后台的spring boot、spring cloud微服务、高速数据库redis、阿里开源的sentinel技术以及多线程等技术,还要将信创平台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技术应用到软件平台上。为了这些实现作品,学生使用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越了课堂教学的范围,使用了支持GB级以上的数据仓库、分布式爬虫、数据的分词语义解析、大数据的聚合分析、事件建模等技术,人工智能方面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基于深度学习的预训练网络模型、PocketSphinx离线语音识别、基于sphinxbase的声学模型与唤醒词典,云计算方面的FTP、SMB及SeaFile等云存储技术,信创平台技术方面的对国产麒麟操作系统及对龙芯等国产硬件平台的支持,还有基于ANDROID平台使用GPS和传感器技术,QT编程、GO语言编程等技术。

一直以来,学校根据产业需求,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进行“三教”改革,推动专业内涵建设,从而不断提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软件技术教研室采用了基于创新工作室的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创新工作室是一种崭新的实践教学方式,工作室的师资队伍除了校内专业老师外,还从企业聘请了技术能手,企业也是工作室项目的来源。工作室教学模式,使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市场之间缩短了距离。连续6年收获的荣誉是学生实力的充分展现,也是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有力证明。


版权所有 2017 长江职业学院 党委宣传部 制作维护 鄂ICP备05003302号 地址:武昌雄楚大街918号 邮编: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