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全省高校2008年度校报好新闻评选揭晓
本报4件作品均获奖 一篇获全国一等奖
本报讯 2010年11月18—21日,湖北省教育厅、湖北高校新闻协会在十堰市湖北汽车学院召开高校新闻研讨会。会议总结了高校校报等新闻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高校新闻宣传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省教育厅思政处副处长何泽云在讲话中强调,高校校报要有使命意识、引领水平,及时把握师生的内心需求,多出群众喜欢的新闻精品,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会上,宣布了全国高校、湖北高校2008年度校报好新闻评选结果(因协会换届推迟)。湖北高校获全国高校好新闻消息类一等奖共3篇,二等奖共10篇,三等奖5篇;获好通讯一等奖6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我校校报有4件作品在全国高校好新闻评比中获奖,3件作品在湖北高校好新闻评比中获奖。
获全国高校好新闻奖的是:《黑板上不能开机器 教室里不能种庄稼 职校课程建设至少还需十年》(作者:何志武 编辑:何志武)、《大学毕业生当球童引发是非论》(作者:朱晨捷 编辑:何志武)、《“校园郭德纲”自荐上春晚》(作者:李蓓、何辉 编辑:何辉)获全国好新闻消息类二等奖;《迟到大学12年的“马大姐”毕业前夕武汉找工作》(作者:朱晨捷、卢艳 王玲霞 编辑:何志武)获全国好新闻通讯类一等奖。
获湖北高校好新闻奖的是:《黑板上不能开机器 教室里不能种庄稼 职校课程建设至少还需十年》(作者:何志武 编辑:何志武)获湖北高校好新闻消息类二等奖;《知识能否改变命运》(作者:朱晨捷、卢艳 、王玲霞 编辑:何志武)获通讯类二等奖;2008年12月30日校报第一版(作者:余苗苗)获好版面二等奖。